课题组召开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第14周大组会

    发布时间:2023-12-01  阅读次数:

    本学期第14周大组会于20231129日(周三)晚18:30于清洁能源大楼N102顺利召开,值班老师为胡老师,主持人为刘子纯,本次组会将由肖伍扬、李硕、陈凌轩、朱晶晶和吴小龙做汇报。

    肖伍扬学术报告题目:废盐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技术研究近况

    摘要:化工生产环节中往往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盐渣,由于废盐种类多、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差异大以及处置费用高等原因,导致大量废盐堆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尤其是原料本身和中间体具有毒性高、难降解等特性的医药业废盐。因此,亟需开发高效、清洁、经济的废盐无害化处理技术。本研究对现有工业上和实验研究中工业废盐无害化处置技术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汇报,并基于医药行业迅猛发展趋势以及废盐中有害物累积性强、危害滞后性、无害化处置难的问题,提出博士期间关于医药废盐热解-熔融氧化耦合强化解毒处置研究框架,以实现废盐资源化利用。

    李硕学术报告题目:成型生物质气压烘焙过程及机理探究

    摘要:生物质是一种具有产量高、分布广及可再生等优点的清洁能源,但由于其氧含量高、水含量高、热值低、吸湿性强、体积密度低等劣势导致生物质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为解决生物质体积密度低、易产生粉尘等缺陷,采用成型预处理的方式改善了生物质机械强度低、体积密度低、能量密度小等问题。尽管成型预处理改善了生物质的机械强度问题,但仍存在氧含量高、水含量高、热值低、吸湿性强等诸多燃料特性问题。烘焙可以实现脱氧提质,但成型对烘焙效果、机理产生一定影响。基于上述内容,本研究探究了成型生物质与粉料常压烘焙、气压烘焙的实验结果及影响机理。

    陈凌轩学术报告题目:COAP法混合再生气预除杂工艺开发

    摘要:2018-2020 年,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量分别维持在 38.4-38.7 亿吨标煤、41.2-49.8 亿吨标煤。每年由燃煤排放的 SO2 1000 万吨左右,仅由 SO2 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就高达 4000~5000 亿元/年。我国硫磺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其中 2020 年进口硫磺超过 1000 万吨。因此,开发基于燃煤电站生产过程中因地制宜、环境友好的烟气净化和烟气硫资源回收是未来国家面临的重大需求。课题提出的COAP 技术采用低温吸附-再生技术实现烟气污染物的低温深度脱除与吸附材料的循环再生,其中再生气中含有大量含硫气体,实现硫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是降低国家硫资源对外依赖的关键。报告针对现有活性焦再生气除杂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探究了不同温度与不同气氛条件下的除杂效果,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朱晶晶学术报告题目:高钙飞灰碳酸化及低温热处理实验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产业快速发展,焚烧处理量逐年增加,同时产生了大量富集重金属和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飞灰的处置主要可以分为土地处置和建材利用等,但随着危废零填埋政策的出台,其资源化利用逐渐成为趋势,而水洗脱盐除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因为飞灰中高含量的Ca在水洗过程中富集于水洗液中,大大增加了其后处理成本。本研究通过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引入垃圾焚烧中产生的富含CO2的烟气,与飞灰中的碱性元素Ca等反应,形成相应热力学稳定的碳酸盐,除Ca固存CO2的同时也能固定部分重金属,实现以废治废

    吴小龙学术报告题目:硒污染物在湿法脱硫系统中的迁移脱除机制研究

    摘要:自超低排放改造行动后,我国煤电的常规主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均得到明显控制。煤中其他痕量污染元素的控制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易挥发性重金属元素(如汞、硒等)。其中,硒的过量排放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危害极大,亟需开发燃煤烟气硒排放控制技术。由于硒的脱除机制尚未明确:一是痕量气体传质吸收,二是硒在低温下的凝结特性。本次汇报将将针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开展对SeO2气相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扩散系数,并与前期实验测量值比较验证准确性;二是开展单液滴吸收实验,建立吸收模型,预测单液滴对硒的吸收量,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扩散系数修正的意义,并进行对硒凝结的预实验,为后续探究硒在低温下凝结特性做准备。

    (通讯员:肖逸)


    CopyRight ©2016 华中科技大学固体燃料燃烧姚洪研究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