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师生参加第20届全国分析与应用裂解学术会议(CPyro-20)

    发布时间:2023-11-20  阅读次数:

    20届全国分析与应用裂解学术会议于20231117-20日在杭州举行。会议聚焦化工、能源、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过程中分析与应用热裂解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重点涉及裂解反应机理、分析裂解、生物质和有机固废热裂解、化石燃料热裂解、裂解在特种行业中的应用、裂解工程化、裂解产物高值化等主题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工程实践等。作为裂解领域两年一度的盛大学术活动,会议展示了裂解领域的新成果,驱动了裂解跨学科融通,共同探索裂解前沿的新问题。


    课题组参会人员合影

    课题组在姚洪教授、罗光前研究员的带领下,博后邹仁杰、胡振中,硕士生邱文聪、刘子纯参与了此次会议。此外,课题组优秀毕业生重庆大学朱贤青老师、武汉理工大学易琳琳老师、清华大学熊驰博士生等也一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在会议上,姚洪教授受邀主持大会报告。罗光前研究员受邀作分会场报告,胡振中博后进行了口头报告,邱文聪、刘子纯利用墙报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姚洪教授受邀主持大会特邀报告

    罗光前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退役光伏组件热法解离回收技术研究进展。报告对光伏组件热法解离技术研究现状开展综述,重点关注典型有机组元深度热解调控、大尺寸连续热解装备、氟等污染物高效转化与控制,对热法解离各环节的关键难点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退役光伏组件高效热法解离及回收全流程技术路线,可为大规模退役光伏组件高值回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罗光前研究员做特邀汇报

    胡振中博后的报告题目为生物质热溶物定向制备纳米碳纤维研究。提出了一种“生物质热溶物定向制备纳米碳纤维”的新技术,生物质热溶物的燃料特性显著优于原生物质,碳含量从50.6%提升至79.7%,氧含量降至12.3%,且清洁无灰;采用静电纺丝法将其与聚丙烯腈按比例进行混合,成功纺织出纳米碳纤维,对此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及碳化处理后,所得碳纤维的直径在200 nm;此外,热溶物基碳纤维的比表面积高达714.2 m2/g,高于纯聚丙烯腈基碳纤维(586.7 m2/g)。有利于其电化学应用,前者较大的比表面积源于热溶物与聚丙烯腈差异化的热解特性,两者的分阶段热解促进了热处理过程中的孔隙生成与生长。

    胡振中博后做口头汇报

    邱文聪的墙报是微型流解特床氨煤共热性及热解焦燃烧特性研究,研究采用微型流化床(MFB)研究了氨煤共热解过程,并在不同掺氨浓度、热解温度下制得煤焦,通过BET、元素分析、XPS等表征手段,结合MFB煤焦燃烧实验,分析掺氨对煤焦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燃烧特性的影响。


    邱文聪硕士生墙报展示

    刘子纯的墙报是天冬氨酸与葡萄糖共热解机理研究,选用天冬氨酸和葡萄糖作为实验原料,从实验分析和模拟计算两方面探究了其共热解交互作用机理,综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可知,混合热解会使天冬氨酸和葡萄糖初始反应温度降低约60 ℃,同时促进天冬氨酸的脱羧反应,产生更多的CO2H2O和乙二胺。


    刘子纯硕士生墙报展示

    借助此次会议搭建的学术平台,课题组师生充分地和同行们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了解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加强了我们对学科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开拓了研究的视野及思维能力,建立了青年学者间广泛的沟通途径。期待课题组继续前进,不断攀登!


    (通讯员:刘子纯)


    CopyRight ©2016 华中科技大学固体燃料燃烧姚洪研究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