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博士生杨宇涵在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210会议室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本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华中科技大学徐明厚教授、郭欣教授、杨海平教授,武汉大学王祖武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彩香教授。答辩主席为徐明厚教授,答辩秘书为华中科技大学刘欢副教授,指导教师姚洪教授、相关教师和同学参加了答辩会议。
杨宇涵的博士论文题目为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低温熔融硝酸盐热解机理研究”,在宣读了《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后,她介绍了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内容,论文针对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出现的内外温差大、传热效率低、产物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将低温熔融硝酸盐体系应用于生物质热解技术,降低热解温度并提高产物品质。主要围绕生物质木质纤维组分的反应路径、反应动力学特性,典型灰组分对熔融盐热物性和化学反应特性的影响展开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通过熔融盐阴阳离子的调配和生物质热解行为的对比,筛选出熔融盐体系,在300摄氏度时,气体产率可达50%以上。通过三组分反应路径解析和热解反应动力学分析揭示了生物质在熔融硝酸盐体系中的热解机理和产物生成过程。2)针对熔融盐循环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物质灰累积问题,探究了典型灰成分在熔融硝酸盐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解析了其对熔融盐热物性质和反应特性的影响,为生物质熔融盐热解技术的规模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指导。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研究思路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关研究工作在37届国际燃烧会议作口头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