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上午在煤燃烧201、315会议室,5月31日下午在西五楼210会议室,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9位本科生顺利完成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参与本次答辩的9位本科生是赵培轩、程沫涵、李明达、金恒锐、张伊晨、黄一宁、吴家豪、刘金鑫、胡航。每位同学详细介绍了他们毕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具体的汇报内容分别如下:
赵培轩同学的题目是《盐碱地治理废水电解制氢特性实验研究》,通过电解废水制氢的原理设计了利用弃风弃光电量电解盐碱地治理废水同时制氢的技术思路,探究了废水中杂质离子对电解制氢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设计了电解前添加Ca(OH)2后浓缩的除杂工艺和电解中通CO2的除杂工艺,为实现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能源生产一体化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指导。
程沫涵同学的题目为《储能系统熔盐储罐内温度场、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储能系统熔盐储罐内熔盐温度场、流场分布进行预测,重点分析了静态加热状态下加热源温度对熔盐输出温度的影响,总结了循环流动状态下熔盐温度及出口热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可为熔盐储罐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李明达同学的题目为《工业有机固废焚烧重金属排放研究》,通过实验和热力学平衡计算分析了工业有机固废焚烧过程中Zn和Cr的释放特性及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了温度和Cl含量对Zn和Cr的释放与形态分布的影响,并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进行了印证。为工业有机固废焚烧过程中Zn与Cr的排放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金恒锐同学的题目为《厨余水热碳化过程中食盐的影响及脱除效果研究》,研究了食盐对水热炭产率、化学组成、微观结构以及官能团的影响,分析了水热碳化过程脱除厨余垃圾中食盐的效果及可行性,为厨余水热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指导。
张伊晨同学的题目为《不同碳基骨架对辅助热水解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主要探究了不同碳基骨架对辅助热水解污泥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碳基骨架的内在理化性质与污泥脱水变化关联机制,明确了化学组分中半纤维素分解对制约污泥脱水的EPS结构的影响。为以后碳基骨架的选取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黄一宁同学的题目为《垃圾焚烧环境下碳钢耦合腐蚀特性研究》,毕业设计以20G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沉积物熔融实验及PB实验设计,探究了垃圾焚烧气氛对沉积物熔融的影响以及耦合腐蚀环境中影响腐蚀的显著因素,该研究为垃圾焚烧环境下复杂介质对碳钢的耦合腐蚀机理探究提供了指导。
吴家豪同学的题目为《垃圾焚烧系统低温腐蚀及涂层防护研究》,通过低温腐蚀模拟实验,探究冷凝酸液和沉积灰作用下的低温腐蚀行为,并考察了两种有机涂层材料的耐腐蚀机制。该课题初步阐释垃圾焚烧系统低温腐蚀作用及防护机制,对垃圾焚烧厂根据实际应用选取适用的有机涂层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刘金鑫同学的题目为《功能型生物质水分检测影响因素及修正算法研究》,首先对五种传统生物质水分测试法进行了优化调控,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工艺流程新型生物质水分测试的修正方法,实现了含水率测试的精准、快速、操作简单。
胡航同学的题目为《环境温湿度对功能型生物质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研究基于多项理化表征技术初步阐明了功能型生物质的内禀性质对复吸水特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实验设计,获得复吸水预测模型。为功能型生物质含水率的调控提供科学指导,在低能耗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

答辩学生 李明达

答辩学生 程沫涵